第四百八十五章 都别动,让朕的儿子们上(求月票!)-《干宋》


    第(3/3)页

    只可惜,阿拉丁·艾特西兹生不逢时跟李存生活在了一个时代,而且李存想要中亚来分封自己的儿子们。

    简而言之。

    李存的一众儿子挟大胜之威,一路所向披靡,以雷霆万钧之势向花剌子模杀了过去。

    阿拉丁·艾特西兹自然不甘心他好不容易才经营好的花剌子模被李存的一众儿子给灭掉,哪怕他也知道,先后灭掉东、西喀喇汗国和赛尔住帝国的乾军根本不是他的花剌子模能敌得过的,他也要与李存的一众儿子一战。

    结果,双方连战三场,花剌子模军全败,李存的一众儿子也直奔花剌子模的都城杀去。

    在最后一战当中,阿拉丁·艾特西兹败北了之后,带着数百人一路向西逃窜,最后逃到了小亚细亚。

    李存的一个叫李柏的儿子,第一个杀进花剌子模的都城玉龙杰赤,将花剌子模的王室和宗室全都捉了,然后赶紧送去后方献给李存,就像当初他们打下伊斯法罕城,在第一时间将赛尔住王朝的皇室和宗室赶紧送去后方献给李存一样。

    接下来两年间,李存的一众儿子在中亚这里,南征北战,呼罗珊、西吉斯坦、马赞兰德和古尔先后被李存的一众儿子所灭,中亚地区全都被李存的一众儿子给打了下来。

    李存将整个中亚分成了二百个诸侯国,然后以抽签的形势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们。

    顺便说一句,为了给自己的脸上抹点金,也为了拥有统治中亚的基础,更为了屠杀那些不服从自己的儿子们统治的当地贵族,李存颁布了一条命令:解放所有奴隶,赋予他们合法公民的所有权力。

    如此一来,李存的儿子们就拥有了统治中亚的基础,然后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从大乾王朝招募来大量的汉人来填充他们的国家,来稳固他们的统治。

    在这个过程当中,李存的一众儿子可以说是都有些丧心病狂了。

    他们中的一些去大乾王朝偏远地区买人,男女老幼全都要;

    一些许诺,只要来,就给贵族身份,就给发女人,而且是三个、五个的发;

    一些干脆去没人管的地方抓,强行带到他们自己的国家,等等……

    李存的一众儿子的方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分门别类,关键都很效率。

    这其实是给李标的统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可碍于李存没有出声阻止这一切,李标也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一众兄弟挖自己的墙角,只是在他们做得太过分的时候才给些口头警告一下,大多时候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于是乎,由此爆发出来了一波汉人从东亚到中亚的移民热朝……

    ……

    西出的道路地势东高西低,西进困难而东出容易。

    而阿拉山口和伊犁河道便是其西出的重要通道,从这里出去就是一马平川的西西伯利亚,继而就是东欧大平原,它也是中国古代游牧势力(公元五世纪的匈奴人,和史上的蒙古人)进入中亚和欧洲的主要通道。

    李存西进,没有走瓦罕走廊,走得也是这里。

    伊犁河流域这块地方在战略上极为重要——从古以来,伊犁地区就是西方交通之要冲,阿拉伯和印度等文明都是从这里进入中国的。

    因此,大乾远征军进入中亚不久,岳飞就派李彦仙夺取了这里,并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城池,永远占领这里,同时,大乾王朝的铁路也从这里修进了中亚。

    ——大乾王朝修入中亚的铁路一共两条,另一条是从瓦罕走廊修进去的。

    不同于大乾远征军和李存的一众儿子早就进入中亚横扫了中亚,李存是在中亚被自己的儿子们全都平定了以后,才进入的中亚。

    而李存选择在中亚暂住的城市不是赛尔住王朝的都城伊斯法罕城,而是东喀喇汗王朝的都城、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城市、被称为“古丝绸之路明珠”的撒马尔罕。

    李存之所以这么选择,不仅是因为大乾王朝的铁路已经修到了撒马尔罕,也是因为撒马尔罕离大乾王朝近,伊斯法罕城离大乾王朝远,前者更方便一旦形势有变李存撤回大乾王朝。

    这其实是前线将领和李存的一众儿子的安排。

    李存并没有因为这些小事跟一众心怀好意的大臣和自己的儿子们拧着来,而是欣然的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于是,李存在西域连玩带住了两年多时间,才来到了中亚。

    一进入中亚,李存就让跟随自己进入中亚的一众文人作诗来记录自己征服了中亚。

    于是一众诗人摩拳擦掌,佳句频出。

    而李存印象最深刻的一首是由陆游所做的《长歌行》:

    不羡骑鹤上青天,不羡峨冠明主前,但愿少赊死,得见平胡年。一朝胡运衰,送死桑乾川,胡星澹无光,龙庭为飞烟。西琛过葱岭,东戍踰朝鲜,巍巍天王都,九鼎奠涧瀍,万国朝未央,玉帛来联翩。黄头汝小丑,污我王会篇。尽诛非无名,不足烦戈鋋,还汝以旧职,牧羊辽海边。

    ……(本章完)

      

    


    第(3/3)页